刚亮相就爆单!“成都造”全球首款150英寸菲涅尔光学屏幕订单已排到明年|冲刺四季度
“我们目前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一季度,价值上千万,生产线处于产能爬坡期!”近日,在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菲斯特”),全球首款150英寸菲涅尔光学屏幕正在加快生产,该公司董事会秘书袁建波向记者透露了业绩情况。而这还仅仅是新产品的数据,在此之前,菲斯特就已经是光学屏幕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年销量达18万张。
150英寸菲涅尔光学屏幕,并非尺寸的简单放大,而是一场从纳米级精度到超大规模制造的科技长征。据介绍,菲斯特26年来建立了核心技术体系,从材料、模具、工艺到成型设备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荣获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银奖”和中国机械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在高端制造领域展现创新力量。
新产品收到的订单价值已达上千万元
公司正在与新的海外供应商洽谈
“您家客厅面积是多大?帮您看看哪个尺寸的屏幕更合适。”近日记者来到菲斯特展厅,公司客服人员正在进行线上直播,解答顾客的疑问。墙面上,一张全新的150英寸菲涅尔光学屏幕正在播放宣传样片。150英寸是什么概念?16:9宽屏比例时,长度约3.32米、宽度约1.86米,在其映衬下,一旁的120英寸屏幕都略显“娇小”。

▲菲斯特展厅内,左侧为150英寸菲涅尔光学屏幕
自成立以来,菲斯特专注于激光显示光学器件的研发制造,是菲涅尔光学屏专家品牌和投影显示行业龙头企业。今年9月,2025全球激光显示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产业论坛在青岛举行,海信在大会上发布了划时代激光显示新品——全球首款影院级150英寸激光电视,其关键部件150英寸菲涅尔光学屏幕,正是由海信战略合作伙伴菲斯特承担开发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全文
▲2025全球激光显示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产业论坛上,150英寸菲涅尔光学屏幕亮相
随后,在11月3日的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这一产品再度亮相,吸引了业界的目光。“自9月首发之后,我们就开始收到国内外的订单,显示大会则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热度。”袁建波告诉记者,目前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一季度,价值上千万。在开足马力的状态下,公司已经交付了第一批产品,并对产线不断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满足不断增加的订单需求。
客户群体也越来越丰富多元。据介绍,菲斯特主要开展ToB业务,与海信、极米等投影商建立了深度合作。此外还有一些终端消费者也涌进了公司直播间,自行采购屏幕用以搭配投影设备。国外则主要是一些发达地区拥有独栋别墅的私家客户,划时代的150英寸屏幕更能满足家庭影院的需求。
“深耕行业多年,我们有了比较成熟的客户渠道,同时也在不断开拓新市场。”袁建波表示,新产品的问世在业内引起很大反响,目前公司正在与新的海外供应商洽谈,瞄准了美国、欧洲、中东等市场。“目前全球只有我们一家能做出150英寸菲涅尔光学屏幕,很多企业、政府部门等都来公司参观交流。”袁建波说。
荣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称号
入选四川省首批博士创新站
“菲斯特”是英文“First”的谐音,寓意着公司对“第一屏幕”的不断追求。1999年,菲斯特创始团队被一张光学屏幕样品所震撼,毅然踏上创业之路,在双流的一个农家小院里制作出中国第一块120英寸背投影光学屏幕;2014年,菲斯特完全自研自造的100英寸超短焦菲涅尔光学屏幕问世,打破国外垄断格局;2021年,公司正式发布全球首款120英寸菲涅尔光学屏幕,已经走在了行业前列。而此次将产品尺寸再度升级,更加巩固了菲斯特在光学屏幕领域的龙头地位。

▲菲斯特不断突破屏幕尺寸
“这是一场技术与规模的极限博弈,150英寸菲涅尔光学屏幕,是超大型纳米级微细光学器件,一切的基础来自于百余项自主知识产权。”菲斯特联合创始人吴庆富介绍,为了实现150英寸的突破,公司提前定制了全球首套超精密加工设备,并自研全新生产工艺,打造专属无尘车间,总投资超7500万元,该项目也是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创新成果。“这期间历经波折,但产品出来的一刻,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我们做到了给行业和消费者的承诺。”吴庆富说。

▲150英寸菲涅尔光学屏幕拥有一系列优势
据介绍,菲斯特150英寸菲涅尔光学屏幕融合全新技术,“我们与海信、极米等头部品牌联合定制开发、配套测试,确保每一块屏幕都与顶级激光电视主机性能相匹配,指标参数真实可测。”袁建波介绍,菲斯特150英寸菲涅尔光学屏幕搭载海信X1 Ultra,实测增益最高可达1.5, 可视角度160°,环境光遮蔽率92%,在明亮环境下抗环境光的同时,具有鲜艳明亮、画质舒适等特点,带来沉浸式观影体验。

▲菲斯特在四川天府新区新建的天府园区投影屏幕基地
科技创新是这一切的重要支撑。就在最近,菲斯特凭借全球领先的菲涅尔光学屏幕技术,荣获第九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称号。与此同时,四川省首批博士创新站名单也于近日正式亮相,菲斯特位列其中,成为了省级博士创新站。“面向未来,菲斯特将在激光显示领域继续深化技术创新,推动产学研合作,为四川乃至全国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吴庆富说。
红星新闻记者 王俊峰 摄影报道
编辑 包程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