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规模性返乡”真相:不是堵住回村路,实为铺好就业路 | 有风自南

Connor 币安app官网下载 2025-11-21 2 0

近日,一次官方会议上“防止形成规模性返乡滞乡”的说法,在网络舆论场中掀起波澜。部分自媒体断章取义,质疑“怎么回村生活都不让了”。一时间,“进城无门、返乡无路”的焦虑情绪开始蔓延。然而,当我们拨开迷雾,深究相关表述的全貌便会发现,这是一场典型的政策误读。官方的初衷,并非以行政手段“堵死”归乡路,而是要以务实的举措,为亿万农民工“铺好”一条再就业的致富路,防止因失业导致规模性返贫。

“防止规模性返乡”真相:不是堵住回村路,实为铺好就业路 | 有风自南

部分自媒体渲染焦虑情绪的内容,内文已被删除。

相关误读的政策源头,是日前农业农村部在云南召开的全国乡村工匠培育暨脱贫人口务工就业“两稳一防”工作会议。会议要求,要加强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支持就业帮扶车间提档升级、提高就业技能培训实效,持续推进考核发现问题整改。要继续实施好返乡回流脱贫人口促就业专项行动,防止形成规模性返乡滞乡。

由此可见,“防止形成规模性返乡滞乡”的表述并非孤立存在,这一表述前半句是“继续实施好返乡回流脱贫人口促就业专项行动”。从整个会议来看,脱贫人口务工就业的“两稳一防”也是重点之一,“两稳一防”即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稳定脱贫人口务工收入,防止因失业导致规模性返贫。

事实上早在2023年7月,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工作的通知》就指出,对返乡回流脱贫人口,建立跟踪服务机制,加强对零工等就业群体的市场化社会化服务,支持帮扶车间可持续发展,管好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鼓励采取以工代赈方式组织实施项目,动员更多脱贫劳动力参加项目建设,增加务工收入。

可以看出,相关部门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返乡回流脱贫人口的再就业问题。以上述会议召开地云南省为例,根据官方报道,2024年以来,云南全省从县外返回的脱贫人口共1.74万人,通过落实帮扶措施实现务工就业1.53万人。2024年前9个月,云南已对返回1个月以上未务工就业的2026人中的1957人开展就业指导、岗位推荐等帮扶措施,促进其尽快实现就业。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此次舆论风波源于一次对政策的误读,但也有一些群众担忧,部分基层地区对相关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片面理解“防止形成规模性返乡滞乡”,进而采取变相的劝阻、设置不必要的障碍的情况。风波终将平息,但如何消解群众的担忧,如何继续发力让乡村更好承载梦想与生计,则持续考验着各地的治理智慧与为民初心。

南方+记者 贺达源

群二维码。

评论